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4年全國兩會上,“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各產業的關注焦點。
隨著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圍繞低空經濟政策的密集出臺,各產業在技術研發、先進制造、旅游交通、運輸救援等領域開啟了場景應用及業態融合的新探索。從大眾消費需求和市場發展趨勢來看,“低空+旅游”成為低空飛行在服務領域應用的熱門方向之一。
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出游56.14億人次,旅游總花費5.75萬億元,雙指標的快速增長是消費者對旅游出行的需求持續提升。龐大的旅游市場對消費客群覆蓋度之廣,業態融合性之強,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機遇,“低空+旅游”正成為旅游業創新產品供給,構建新場景培育新業態,引領消費活力的重要動能。
低空旅游項目發展現狀分析
從空中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從最初的交通運輸屬性,加快了人們的旅游出行效率及體驗感,到后來出現的熱氣球觀光、高空跳傘、滑翔傘、翼裝飛行、直升機觀光等新的旅游體驗,人們通過這些項目進行體育競技或旅游觀光,帶動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熱氣球旅行是當地極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項目,每天約有160個熱氣球升空,每年約有220天的營業時長,卡帕多奇亞約15%的旅游收入來自熱氣球之旅,每年經濟貢獻約8500萬歐元。2023年土耳其全國接待乘坐熱氣球游客61.5萬人次;2024年接待93.3萬人次,飛行量超4.3萬次,隨著新線路的推出,預計到2030年,土耳其的熱氣球旅游有望吸引近200萬游客;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熱氣球運營國家,土耳其卡帕多西亞地區在過去十年間迎來近500萬乘坐熱氣球的游客,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八達嶺長城,空中看長城成為旅游新時尚,吸引各地游客乘坐體驗,數據顯示,2024年,僅八達嶺機場就迎來了1.6萬人次游客體驗高空跳傘、空中游覽等低空旅游項目,同比增長300%,按照人均798元計算,預計實現營收1277萬元。
三亞作為我國熱門旅游目的地,早在2016年,蜈支洲島旅游區就推出直升機環島游,景區已累計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實現營收逾7000萬元。根據“三亞發布”官方報道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三亞低空旅游接待游客28.7萬人次,已超2023年全年總量。
“低空+旅游”的場景搭建及服務業態
低空旅游的出現滿足了游客以“上帝視角”俯瞰自然美景及地質風貌的需求,具有視角獨特、體驗個性和帶動游客情緒的特點。隨著科技水平和先進制造的持續發展,面向不同客群的消費需求,“低空+旅游”衍生出更多的服務業態和消費場景,不斷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從大眾化低空旅游消費項目來看分為六類:
一是直升機觀光旅行。主要特點是點對點的空域飛行,飛行時長5~10分鐘,運行效率相對較高,體驗價格約300-800元。從運營成本來看,容納不同人數的機型價格差異較大(觀光型羅賓遜R44機型,加駕駛員可乘坐4人,價格500萬元左右;貝爾407是7座版,新機約3000萬左右)。以山西在運營項目來看,飛行員(商用飛行執照約45萬元左右)+保障人員,一套機組至少3人,人員成本60萬元/年,航時成本根據地區及機型不同,約7000-30000元。航線申請方面,需根據氣象條件、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等進行綜合評估,由交管局、民航局及軍方審批,同時受南北氣候條件影響(山西受氣候條件影響年不可飛天數約70天),景區客流淡旺季明顯,影響成本回收周期。
二是熱氣球旅行。主要特點是能360度全景視角欣賞景觀,飛行速度平穩,能夠更好滿足游客拍照打卡需求。從運營成本來看,單個熱氣球成本為9萬-15萬元(載人8~12人7級),起降坪僅需30米直徑的平整場地即可,飛行執照培訓周期較短,降低了人力和運營成本。目前體驗方式分別是原地系留體驗及低空自由飛行。適合場景以空曠區域低空體驗為主,比如甘肅丹霞地貌、山西石樓縣的“天下黃河第一灣”、大同火山、江西婺源油菜花等獨特自然地質資源場景,氣象條件是影響飛行時長的主要因素。
三是動力滑翔傘飛行體驗。主要特點是借助高山緩坡,飛行平緩,運營場景大多數以高山為起點,但不能出現懸崖陡峭或湖泊高樓,著陸區要求相對平坦無障礙物,體驗方式以單人體驗或飛行員+1名游客。從運營成本來看,全套飛翔傘裝備成本約2萬-5萬元,主要投資成本是營地建設及周邊配套(游客中心、停車場)。項目投資適合在城市周邊郊區,也可以作為山水類景區的服務業態。
四是風洞飛行VR體驗。風洞飛行體驗館是一種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模擬飛行體驗的場所,通過強大的風力將體驗者懸浮在空中,模擬出飛行的感覺。從項目特點來看,風洞飛行比熱氣球、滑翔傘等飛行體驗更具安全性,大眾接受度高,飛行體驗高度約2~5米,再匹配VR眼鏡輸出與當地自然景觀相關的影像內容,對于7-60歲年齡段游客均能體驗,且飛行過程中有教練陪伴,輔助在空中做各種姿態飛行。此類項目可以是在商業綜合體投放也可以是在自然景觀類景區投資。
五是低空無人機表演。近年來,無人機表演作為各大旅游目的地及景區吸引游客的一種形式,通過低空圖文組合、燈光變換、無人機+煙花等,進一步增強了場景的氛圍感,為游客帶來獨特的視覺盛宴。2024年國慶節,深圳無人機表演視頻快速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傳播,由無人機組合的高樓群、軍艦、飛龍等各種造型,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打卡分享。國慶7天,全市五個表演區域及周邊人流量共計121.7萬人次。3個無人機表演所在的商圈深業上城、大運天地、觀瀾湖新城實現“人財兩旺”,人流量達246.2萬人次、同比增長117%;營業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65.8%。2025年4月以來,重慶市通過“魅力重慶”無人機燈光秀表演,拉動消費3.5億元。
除了以旅游觀光為需求的“低空飛行”外,低空巡查、森林防火、應急救援、飛機租賃、商業活動等服務,是通航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小小飛行員主題研學、低空觀光是作為商業補充項目運營。同時,以體育競技為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來看,如張家界景區的翼裝飛行,通過翼裝飛行世錦賽,成為景區宣傳及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活動策劃項目。安徽六安市聚焦低空經濟,投資建設的霍山縣迎駕漢馳通用航空飛行營地、裕安區大別山單家埠航空研學基地、金寨縣大別山航空飛行營地發展研學旅行,2024年以來,全市“低空+旅游”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營業收入達1230萬元。
文旅產業發展低空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是投資成本過高,收益周期長。
任何產業的發展需要具有完整的商業模式和鏈條形成閉環,才能長遠發展,從當前低空經濟商業模式來看,低空無人機表演商業模式已趨向成熟。直升機觀光游作為當前“低空+旅游”應用場景最多的方式之一,國內多地在旅游景區嘗試開通此類服務項目,但由于投入成本高、氣候條件、客源人次、消費水平、飛行次數、人才匹配、資源特色等影響,導致運營成本較高,影響收益周期。
根據作者調研來看,單以低空游覽項目直升機運營項目較難實現盈利或回收成本基本無望,建議開拓低空+服務項目,比如有游客時開展低空飛行游,無乘客時開展研學旅行、主題婚紗攝影、應急救援、空域巡查等服務。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雖然在各地低空經濟文件中經常提到,但從目前市場落地情況來看,此類產品還未在低空觀光游領域產生實踐案例。為加快eVTOL落地應用,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六個城市開展eVTOL試點。
二是政策引導與落地實施存在壁壘。
自2024年,“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各地為加快低空經濟發展,搶抓市場發展機遇,相繼出臺了實施方案、若干舉措。明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行動方案及保障措施。但因缺少低空旅游發展規劃,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多頭管理(地方政府、民航局、軍方、交通運輸局),審批流程復雜,辦理流程不熟悉,且多部門之間缺乏協同,利益訴求不同,導致低空項目推進一推再推,但在項目落地實施過程中,又涉及多頭交叉監管,打擊市場積極性。
三是配套設施及資源不夠完善。
發展低空旅游需要提前規劃布局相關配套資源,比如設備維修、人才培訓、救援服務、接待服務中心、低空監管系統及起降平臺等,山水景區、水域等文旅熱點區域常存在通信盲區,低空智聯網覆蓋率不足,影響飛行器實時監控與調度。建議有條件地區適度提出區域低空觀光旅游發展規劃,因地制宜逐步開展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四是缺乏專業人才制約產業發展。
無論是直升機駕駛員還是具有熱氣球操作的飛行員,人才是推進低空旅游發展的新質生產力,當前各地推進低空觀光旅游時,由于當地缺少相關領域人才,特別是規劃、運營、技術、創新型多元化人才,成為制約低空旅游發展的因素之一。
在與某地低空觀光游項目負責人交流時了解到,由于當地缺少具備商業飛行駕照的飛行員,在開展低空飛行旅游時需要從外地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存在人員不穩定及成本的增加。
五是低空旅游急需場景創新及業態布局。
“低空+旅游”的發展,關鍵是場景創新,通過豐富產品供給、創新服務內容激發消費需求,比如山水自然及地質風貌具有獨特性的場景,通過熱氣球、低空觀光游覽服務,讓游客體驗不同視角下的旅游體驗。特別是自由飛熱氣球,通過慢飛慢游模式,看日出云海,夕陽晚霞及自然風貌,增強游客體驗及文旅內容吸引力。在文商旅綜合體布局風洞飛行+VR體驗等,讓不同客群體驗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作者在分析低空旅游及相關服務業態時,看到今年以來各地圍繞低空經濟相關的招標采購需求,包含了區域低空經濟發展規劃、低空無人機機動監測防御、低空經濟實訓基地建設規劃、低空森林防護巡檢、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拍攝宣傳、低空經濟會展策劃等需求,涉旅企業應以開放的姿態,積極擁抱發展趨勢,主動與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跨界融合,創新服務場景,構建服務業態,在市場發展新機遇下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形成新的產品服務。
長遠發展來看,圍繞低空經濟相關的先進制造、人工智能、人才培育、配套設施持續完善,投資成本持續降低,業態融合更加多元,“低空+旅游”的服務模式及場景創新應用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